产品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关注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卞修武:病理学在抗疫中发挥独特作用

发布时间:2020-5-23 9:29:47



导语: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卞修武带领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先后完成40例患者遗体解剖病理诊断和深入研究工作,建立了目前已知范围内全世界数量最多、病理数据最齐全的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库,相关研究成果填补了新冠肺炎诊疗规范中病理学内容的空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卞修武院士将从国家生物安全角度出发,就我国病理学发展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卞修武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结合自己在武汉抗击疫情的经历,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病理解剖的法律条文、建立重大疫情病理样本库等问题,带来了相关提案。
卞修武:“这次在两会期间,我想谈一谈有关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中病理学科的发展问题,生物安全的环境下病理样本,特别是重大疫情相关的病理样本库和资源的采集保存共享利用的问题。还有就是一些平台建设,比如说,应该加强认证公共安全机构,对于生物安全等级的尸体解剖平台设施和病理研究实验室,应该怎么去要求、管理、利用、布局。此外,有关法律法规应该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包括传染病防治法里面的相关条款,这些都可以通过这次疫情进一步地完善、更新,能让重大疫情之时的尸检,在法律保障的情况下,顺利地进行。”
病理学是医学之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卞修武院士带领团队先后完成40例去世患者遗体病理解剖和深入研究工作,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了解致病机理、精准施治,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亡率做出突出贡献。
卞修武:“通过这个领域的工作,能让所有的医护人员获得一个新的方案,比如说,这个病毒到底是不是只有肺部有?这个病毒能持续多久?这个病有没有纤维化?纤维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发现患者到了后期,肺内严重出血,而早期是形成血栓,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我们之前是不知道的,只能通过血液推测凝血高不高,血小板多不多。事实跟你推测是不是不一样?问题揭示出来以后,医护人员就知道,原来是这样的表现,然后,他在具体治疗这个病人的时候,可能心里就清楚了。”
卞修武院士坦言,虽然病理学很重要,在抗疫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但是,在我国医学现阶段发展中,病理学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卞修武院士曾在2018年和2019年全国两会上呼吁重视医学体系中弱势主干学科建设,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病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基础建设的不完善都进一步显现出来。
卞修武:“派遣我们去武汉,到了那里以后,我们发现困难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首先,从政策上来看,因为它没有出台,你就没办法推动。给哪家做?能不能做?哪个医院都不会为你动员做尸检。其次,机构的资质与团队没有明确,医院都没有尸检室。很多人,包括武汉的同行,病理科中真正会做尸检的人寥寥无几。病理本身就很重要,只是在过去的一个历史阶段,或者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在卞修武院士等科研工作者的呼吁下,经中央指导组积极推动,国家卫健委协调军地多个部门,快速响应,很快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积极行动,在火神山医院搭建起国内首个负压生物安全尸检方舱,在软硬件上为病理解剖提供了有力支撑。
卞修武:“全国的整个病理界都很关注,大家积极参与,通过这次疫情,充分发挥了病理的作用。最后,包括大体和穿刺,咱们做了40多例,加上全国其他地方做的大小尸检,在我写的公报中一共是91例,这是全世界最多的,是中国有史以来在疫情中尸体解剖病理诊断数量最多的,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把这个病的病理变化写成共识。通过这次疫情中的病理工作,让大家了解了新时期病理的重要地位,以及学科建设亟待要加强的地方。”
病理学的建设和发展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每次开始病理解剖工作前,卞修武院士团队都会向逝者致敬和默哀,感谢为抗击疫情捐献遗体的武汉人民。卞修武说,下一步,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公民遗体捐献流程,为人类抗击疫情提供更好的法律政策保障。
卞修武:“在平时,通过红十字会,通过医学院校的对接,遗体捐献数量每年还是有不少的。但是从普及的程度上,从它的意义宣传上看,还远远不够。在紧急情况下,这些问题就会显示出来。作为这样的一个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疫情,军队体系在这里发挥的作用,对样本的采集保护和研究信息的管理等等,都应该有法律和相应的国家政策来进行保障。”
本文来源:央广网